2017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10340字。
2017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
一、单选题:共24题
1.“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以下对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 B.治国需要不同的音乐
C.礼乐制度可巩固统治 D.礼乐需要适时地调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根据材料中治世和乱世音乐的不同,说明声音之道和政治是相通的,故A项正确;音乐是政治的体现,不能说通过音乐和礼乐制度能够巩固统治,故B、C两项错误;礼乐是政治的体现,不是调整的结果,故D项错误。
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周礼所维系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物质的富足刺激精神生活的需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在诸侯的墓葬中发现了九鼎和编钟等葬品,而在西周时期,九鼎是天子的象征,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西周的分封制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对表面现象的描述,与题目不符。
3.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中“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说明这一部门掌握着审议大权,因此应为门下省,故D项正确;尚书省是执行机关,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而兵部隶属于尚书省,故排除A、B、C三项。
4.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材料中未涉及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信息,故A项错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归宿是读书做官,不仅仅是读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古代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体现的是科举制下公平地选拔人才,故D项正确。
5.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