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五中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5770字。
襄阳五中高二年级9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
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 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
A.唐朝都城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3.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4.“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材料反映了 ( )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5.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
A.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6. 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 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
7.历史教授何辉庆说“民国成立,中国面临了人类由陆路、海路活动,走向天空的关口,列强挟带着科技优势,已抢先一步研发,中国人在后辛苦的追赶,希望不会落后太远。”下列的科技成就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19世纪80年代,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8.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
①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
②1872年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创办
③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建成
④福建第一次通了火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9.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 )
时间 通讯发展 丝绸成交额(万两)
1909年 设邮政分局 408
1918年 设电报局 511
1923年 设拥有100门电话机的电话公司 977
1936年 全镇拥有电话的人家已有222户 1021
A.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 B.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
C.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 D.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又推出取消出口补贴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
A.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体制 B.促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推动了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接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