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4级高三年级八月摸底检测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27道题,约6050个字。
荆州中学2014级高三年级八月摸底检测
历史试卷
命题人:官飞审题人:吴敏
一、选择题(共24题,48分)
1、“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以下对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B.治国需要不同的音乐
C.礼乐制度可巩固统治D.礼乐需要适时地调整
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周礼所维系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物质的富足刺激精神生活的需求
3、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
4、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5、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燔诗书而明法令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6、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
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8、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9、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先后在各地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希腊城邦的特点不包括:
A.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B.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差异较大
C.君主专制没有发展起来D.公民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