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9/7 10:28: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1题,约10350字。

  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      
  A. 为了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 B. 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
  C. 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 D. 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3.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4. 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察举制开始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5.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6. 战国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清初黄宗羲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也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上述思想都
  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           B.主张“贤明”君主政治
  C.带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D.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7. 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