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道小题,约14210字。
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的铸造:夏朝初年,夏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共主,九州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这表明( )
A.九鼎象征王权高度集中 B.夏王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C.夏朝王权威渐趋强化 D.夏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2.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3.《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 )
A.提升御史地位 B.提高行政效率 C.抑制丞相职权 D.完善监督体制
4.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5.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
A.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D.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6.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7.史学家邓嗣禹说:“历代名臣贤相,十之八九,盖从此孔(科举)穿过,不能谓未得人才也。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这说明科举制( )
A.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 D.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8.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 )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
9.清朝雍正时期实行“耗羡归公”。“耗羡”是指征收赋税、交纳钱粮时,对合理损耗的补贴。雍正帝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收,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雍正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以惩贪为名增加官吏俸禄 B.以耗羡归公增加政府收入
C.通过规范税制以澄清吏治 D.征收养廉银代替正常税收
10.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 )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C.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11.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12.任何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项新的法律提案与现行法律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冲突,都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诉讼。如果提案人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都被陪审法庭判为违法,他将被剥夺公民权,并且不允许再提出立法建议。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