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26(3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2.9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7/31 10:30: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35张,约1950+4520字。

  高一历史学案
  (内容: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专题导语解读: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特征:
  1、 19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新中国成立)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2、 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调和呆板
  3、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成果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4、 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民众的社会生活。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鸦片战争后——新中国的建立前:
  (1)男子服饰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中山装的政治含义: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材料二: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常礼服二种,昼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晚用大礼服似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二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
  问题:根据材料概况说明近代男子服饰变化的原因?
  ……
  高一历史自助餐
  (内容: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教材内容安排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这一目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男子服饰的变化情况。(1)中西方服装的并存:体现出两种文化的激烈对抗。(2)西装的传入与流行的大体情况。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而真正流行开来则是在民国成立以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规定为男子礼服之一,二是着装人数的增加。(3)西装流行的原因。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4)新中国成立以后服装的变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上述服装之所以流行,与其说这类服装代表美,不如说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在变革时代,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通过服装的同一性,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3.女子服饰的变化。(1)旗袍的流行:旗袍式样在改革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袍大袖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大胆地体现女性形态的曲线美。它是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旗袍的流行也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民众审美观念在服装方面的变化。(2)饰品佩戴的特点:辛亥革命后朝着简约化的方向发展,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兼具实用价值的装饰成为时髦女性的爱好。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1)四大菜系形成的原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