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假期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32道题,约5520个字。
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假期验收考试
历史试题
出题人:历史组审题人:历史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 马克思在评价宗法制时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每一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材料最能说明的是
A. 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有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 宗法关系成为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
C. “君权神授”是这种结构的指导思想
D.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各级官吏为地方宗主
2.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3. 中国古代商人在致富后往往购买田地,成为地主,即“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这种现象
A. 活跃土地买卖B. 实现规模经营,推动生产力提高
C. 加剧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D. 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商人地位
4 有学者在评价某种文明时说:“(它)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下到说法所体现的认识突破了这一文明特征的是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B.“父母在,不远游”
C.“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5.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6.“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
7.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
A. 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B. 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
C. 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 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8.《战国策•韩策一》记载:“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与之婴儿也。”出现这一差别的最重要原因是
A. 秦国地处偏远,民风强悍B. 军功爵制的激励作用
C. 六国经济发达,奢侈腐化D. 什伍连坐制度残忍效应
9. 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釱左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
A. 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B. 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C. 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违背D. 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