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至九章全册学案集
- 资源简介:
约21350字。
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提供可能:公元前7世纪,希腊各邦贵族政治取代君主制。这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
2.奠定基础: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赋予平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进一步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进行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4.最终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推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了民主政治,使雅典的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二、梭伦改革知识简表
措施 意义、影响 地位 局限性
颁布“解负令” 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①富有的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②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③贵族势力依旧存在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建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赢得了公民的广泛支持
鼓励发展工商业 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进一步稳固了多元化的政治格局
贵族寡头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
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废除了世袭制、终身制。贵族寡头政治取代君主制而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向民主政治转变提供了可能。但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僭主政治是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其特征是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经济上鼓励工商业发展。僭主政治取代的一般是贵族寡头政治,继僭主政治后一般会出现民主政治,所以僭主政治是从贵族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
民主政治主要指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一、“解负令”颁布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1.颁布原因:在雅典,贵族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及其家属面临着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贵族的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这就导致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并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2.基本内容: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由于欠债而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由国家出资赎回;禁止以土地做债务抵押,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禁止个人收购过多的土地。
3.历史影响:“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非债务奴隶仍然大量存在。
二、关于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认识
1.确立该制度的必要性:进入公元前6世纪,依靠工商业强大起来的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开始兴起,他们对无法参与政治强烈不满。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贵族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
2.目的: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的目的是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3.原则:以财产的多少作为划分等级的依据。
4.方法:规定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划分为四个等级。
5.各等级的权利:各等级的权利不同,第一、二等级能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以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无权担任官职。另外,雅典的各级官职都是无津贴或很少津贴,这种制度也限制了无财产或财产少的人出任官职。
6.对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由于确定等级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权利就越大,因此,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可以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权利的途径,这是历史的进步。
三、全面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雅典民主政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把城邦公民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以在城邦间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独立,对外则是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
(2)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公民集体中的大多数是小农和小作坊主,他们同时也是军队的支柱,出身等级高的官吏必须重视他们的情绪和呼声。
……
第2章《秦国商鞅变法》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
一、全面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从改革内容来看
(1)政治上:改善了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2)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3.从改革的效果来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而效果各异。总体来说,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旧的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使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得到强化,为以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的特点
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思想文化、社会习俗乃至日常行为准则,是一次全方位改革。
2.进步性: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建立地主阶级专政为目的,是一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3.彻底性:以法律形式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采取严厉手段加强思想控制、严惩守旧势力,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固有传统。
4.有效性:创建了一系列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持久性:商鞅不仅两次大规模推行变法,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所继承和发展,是战国时期的任何改革变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1)对秦国而言:使秦国收到富国强兵之效,迅速崛起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带来生机。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2)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
2.消极影响
(1)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
(2)对后世而言:商鞅迷信刑罚、用法严苛的做法,片面扩大了暴力的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所遵循,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后世产生了长远而恶劣的影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