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6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小题,约6220字。
株洲市2016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
历 史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一、选择题(在下列试题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我国古代居于中原的人们自称华夏,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指代边远少数民族。
据载,春秋时楚武王自谓“我蛮夷也”,“楚自东夷伐陈”,“楚破南阳九夷”;另有“公会戎于
潜(山东曹县)”,“公及戎盟于唐(山东鱼台县)”等。这说明
A.夷蛮戎狄与华夏族地域差异明显 B.楚国是最早的少数民族混居国家。、
C.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以山东为主 D.中国境内民族融合现象出现较早
2.“关公战蚩尤”是流传较广的一则神话。据考证,该神话以片段形式散见于御祭文、类书、道
藏经、笔记小说、盐法类政书、地方志书中,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
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这说明
A-神话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追求 B.神话因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
C.佛道合流颠覆社会意识形态 D.研究神话叙事必须溯源而循
3.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纵
观这一现象,可知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纷繁杂乱 ‘B.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
C.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 b.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
4.宋室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
当于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宋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运用于航海B.奥斯曼帝国崛起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C.南宋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带来的收益 D.海上运输效益比陆路运输效益更高
5.“城市”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实际上,今天人们眼中的“城市”与古人眼中的“城市”
并不完全相同。《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这表明,二者的主要区
别是
A.政治经济地位不同 B.占地范围与规模不同
C.古今城市功能不同 D.城市的繁荣程度不同
6.黑格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化时,认为中国人也曾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在
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中,最能印证黑格尔观点的是
A.《尚书》 B.《诗经》 C.《论语》 D.《易经》
7.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丝织晶的内销量折合生丝从5. 06万担增至5.49万担,增长8.5%;
外销量则由0. 44万担增至2.21万担,增长了402. 3%。这种情况
A对民族丝织业的发展有利 B.为维持贸易顺差提供条件
C.阻止列强对华丝织品倾销 D.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
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这个“新的开创时期”,主要指清政府
A.通过改革开创新的时代 B.废科举推动教育近代化
C.倡办商业加速经济转型 D.改革官制促进民主进程
9.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
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
A.未能突破传统丝织业的技术瓶颈 . B.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
C.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交叉应用 , D.标志着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10.北京大学在1923年秋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问的主题是“你相信当今的国会吗?”,
下表是调查结果。这份调查本质上表明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