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35道题,约6580个字。
高二年级第三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A.《论语》B.《道德经》C.《春秋繁露》D.《四书章句集注》
2.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3.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
A: 重建上古宗法制度B: 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C: 强化对户籍的管控D: 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4.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5.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古代以传播宗教与科技知识为主;进入近代,学西方以科技、政治内容为主;民国初则由制度转向文化。由此得出
A.传播者的身份影响传播的内容B.整个过程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C.西学逐渐取代中学的文化主流D.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6.下图甲骨刻辞,学者释读如下:“商王帝辛(纣)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告,用黍稷之类奉献,因而得到福佑。”从中可以得出
A: “西伯之事”应指牧野之战B: 商代的黍稷种植已相当发达
C: 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D: 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备与成熟
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B.话本和小说C.元曲和唐传奇D.风俗画和文人画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l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9.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一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
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10.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这类观点最早在中国得到系统介绍的主要是
A: 严复的《天演论》B: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C: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 谭嗣同的《大同书》
11.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