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doc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doc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学案.doc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doc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学案.doc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教案.doc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doc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doc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doc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doc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doc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学案.doc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doc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doc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ppt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doc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doc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学案.doc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doc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doc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doc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doc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doc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doc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doc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doc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doc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doc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doc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doc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doc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doc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doc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doc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doc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doc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doc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doc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doc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doc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doc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ppt
本课讲述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构成了中国驻代农业的一大特色。教材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叙述了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的基本线索。犁壁的发明、牛耕的广泛推广以及唐代曲辕犁的出现,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一大特色。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表明国家政权在经济建设上的巨大作用,突出例子是都江堰的建成和对黄河的智力。伴随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农业与手工业相济,耕织结合的小农家庭生产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本课强调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几个特色,即以种植业为主,借用牛力耕田,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及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这些构成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教师用教材来教,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本课可以充分地落实这一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鉴于此,本课以神话传说探究为切入点着手设计。同时学生通过必修一政治专题史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感受,但对经济史内容相对陌生,本课时本册书第一课,所以如何实现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及过渡性,对今后的教学至关重要。
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起源。
2. 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到铁农具的使用)及其历史作用。
3. 通过对刀耕火种、铁农具的使用以及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的学习,理解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4. 掌握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5. 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6. 掌握中国小农经济的艰难发展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阅读中国原始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史料,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 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变化的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理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过程;识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理解土地兼并的趋势及危害;识记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历史过程,理解租佃关系普遍化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体验学习,体会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即情境营造法,讲述法,引导法,学生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决定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深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和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所处的地位。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课程分析】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土地兼并获得土地。为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兼并,政府常实行“均田”、“限田”措施。土地私有制发展和经济发展,导致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简单了解。对本部分历史有相当的兴趣。但由于初中要求不高所以大家基本知识掌握不好,并且理解分析、思考联系更是不足。在课前的调查中发现,只要学生认真参与学习活动,基本知识能自己很好的解决。且了解到有些知识有必要作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针对基本学情采用“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辩、促其思”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也逐渐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联系现实】 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②培养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 ,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归纳、概括四大经济区域的特点及成因。②多角度审视中原人民外迁。引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 多样性,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通过对一些地方史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家乡区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乡土历史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 因及其过程。
2、教学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从古代“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的角度,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叙述和分析。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分析了我过古代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介绍了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南迁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分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影响,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经济重心”
【创设情境】 江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历史上的江南曾经落后于黄河流域。"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这是司马迁笔下汉代的江南,而同样的江南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笔下,却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么江南是怎样由原来的落后荒凉之地变成风景如画,富庶繁荣的鱼米之乡的呢?
通过今天的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学习,同学们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教学过程】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师:【课件展示】《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第一目,探究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 西汉形成的四大经济区域及其主要特点,以表格形式完成。
区域 特点
山东
山西
江南
【课标解读】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较为明确,能力要求最低的是“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主要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基本史实,而“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就是要求比较高了,要求学生分析归纳。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分析公私手工业的消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手工业的发展演变进程;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业技艺,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分析】本节要研究三个问题:一是手工业发展的史实,包括冶金业、纺织业、陶瓷业等三个部分;二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包括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等三种;三是综合分析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课程标准集中要求在两个问题上:①要求学生列举掌握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②综合分析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因此,教师确定教学的重点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也就是冶金业、丝织业、制瓷业的成就)和特征,难点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据此,教师在处理本课时,要重点突破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掌握的第一个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的方法,坚决反对低效、重复的教学,教师重在点拨手工业成就的记忆方法,督促检查学生落实掌握。关于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教师可以采取列表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了解。而对于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师出示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归纳之。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播放周杰伦《青花瓷》音乐,为进入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一)定向示标:
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学案,向学生出示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必要解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本课结构。(板书)
冶金业
目标一: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纺织业
陶瓷业
目标二: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同时,教师设问:为什么就介绍了以上三个部门呢?是不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就是这么几个呢?为何就介绍这三个部门呢?
学生各抒己见,但预计学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这个问题。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明确。“因为,这三个部门与农耕经济联系密切。冶金业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纺织业为农民提供衣物,陶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解读: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影响;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三维目标
1.基础知识
① 知道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商路等方面的表现,并认识商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② 评价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2.能力与方法
① 在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过程中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发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能力。
②从文献、诗歌、多种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的研读分析中,提高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学习古代商业繁荣发展的概况中,理解古代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悟商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诚信、开拓、自由、交融等商业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
难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清明上河图》展示北宋汴京城市的繁华,结合司马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商人逐利,古代商业繁荣的评价,由此导入新课-----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课标要求整合课本知识,导出本课知识结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