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5880字。
皖南八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1.中国古代,“吏”是贵族或大官随员或职员的通称,秦汉以后,多指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但“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D.相权不断膨胀
2.《礼记•乐记》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材料表达的中心含义是
A.古代中国很注重礼乐B.礼乐刑政综合为治C.礼治是核心D.古代中国很注重刑政
3.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4.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
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
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D.追赶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
5.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6.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7.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8.右图所示为新中国某一时期中学课本教材封面(上方文字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这一历史时期
A.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得以奠定B.社会主义民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