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5410字。
武威市第六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进行封建改革 B.分封诸侯国 C.实行宗法制 D.推行郡县制
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3、“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中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被中书取代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5、在我国辽阔天地上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某城市襟江带河,依山傍水,索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曾是“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该城市是
A.开封 B. 杭州 C. 洛阳 D. 南京
6、《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8、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9、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 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10、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編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全备,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沒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1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