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5160字。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历史学家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下列各项史实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1)从渔猎时代到刀耕火种(2)从穴居野处到建屋定居(3)从氏族公社到夏朝建立(4)从夏朝到商朝的朝代更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3.《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力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4.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者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是其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 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根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B.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C.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D.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6.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的客观原因是
A.魏源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清朝统治危机加深
C.民族危机加深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7.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列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