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8510字。
南昌十九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则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宗法关系B.道德规范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
2.宋徽宗时期,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表明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③以前坊市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④“侵街坊廊钱”的征收根源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东西方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4.“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由平民出身、从事贸易或其他资本主义冒险事业的人组成的中产阶级的相应发展。到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政治家在西欧很多国家中担任最高领导职务,同贵族分享权力,因为出身不再能保证贵族对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垄断。富有的资产阶级花钱买地产,模仿贵族的习惯和爱好,成了遍及欧洲各地的寻常的事。”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获得了自由平等B.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房地产业迅速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改变
5.孟子尖锐地指出“以力假人者霸”。朱熹说:“(春秋)五霸则假借仁义之名,以求济其贪欲之私耳。”材料体现了春秋时期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仁爱思想的发展
B.各国君主们对“仁义”显得没有兴趣,不耐烦
C.私学兴起,“士”的活跃,仁爱思想得到了深化、发展
D.“仁”道精神已经变味,带上了功利色彩
6.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7.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B.加强专制皇权
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D.扩大统治区域
8.“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的制度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9.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10.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11.《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