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7210字。
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
命题人:徐苗苗 审题人:邹红红
[说明]该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 董仲舒说:“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以此为度而均调之,使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董仲舒这一观点主要着眼于
A.消除贫富差距 B.保障财政收入
C.维护专制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2.《全球通史》中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
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 以
D. 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3. 右图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
论较为合理的是
A.是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是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C.是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D.就史料意义而言,无任何可利用价值
4. 关于朱熹“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命题与王守仁“心即是理”思想的差别,王守仁说:“事
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这表明王守仁认为
A.朱熹所说的“定理”不是“至善”的“义”
B.至善作为道德原理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
C.事物的道德秩序只是来自行动者赋予它的道德法则
D.道德法则是纯粹外在的
5. 《焚书》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
痛憾其夫,而公谓我原之欤?”李贽此话的实质是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反对思想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C.批判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 主张人们应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
6.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
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士大夫
的思想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