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小题,约6610字。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命题人:张兆金 审题人:张茂生 殷星桥 2012年10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3.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4.《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这说明( )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B.当时的法律已日趋健全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6.江西人应该对王勃有感恩之情,尽管王勃在初唐时说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外地人对好客主人的客套,却成了江西在唐末五代以后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预言。而促使这一预言变为现实是基于( )
A.江西有经商的传统 B.两宋宽松的经济政策
C.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发展
7.《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商业繁荣景象。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的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营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8.传统史观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
A.唯物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文明史观
9.明代中后期,所谓“学不行,则行贾四方”成了众多士子的食力资身准则。这反映(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