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22 13:41: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小题,约7430字。

  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 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分封制的巩固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宗法制的消亡D.君主专制的消弱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B.邑名C.爵号D.官名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6.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7. 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 理学思想的影响B. 专制制度的松弛
  C. 市民阶层的兴起D. 社会风尚的变化
  8.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
  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
  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 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 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 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9.“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10.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
  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掏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请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11.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
  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
  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12.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 .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 .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学者段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到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断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
  14.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5.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16.“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
  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
  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7. 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焦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
  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
  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的重心的转移  B .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18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B.希望示好日本,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