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20 10:56: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原力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80字。

  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1.知识结构
  重点  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危害;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
  难点  1、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理解引言。问题一、通过史实,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救亡图存的?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一、资本输出代替了以往的到处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开辟通商口岸和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方式,这正吻合了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的全世界输出过剩资本的阶段特征,而且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更加有利;
  二、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这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相互矛盾的结果之一,1895年三国干涉归还辽东半岛表明帝国主义国家既想独占,又反对别国独占,最后只能选择共同瓜分的道路的开始。
  商品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是指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
  甲午战争以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危害。
  表现:以资本输出为主,瓜分中国。
  △△对中国资本输出有哪些方式?
  ①争做中国债主、②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③开办工厂、④开设银行等。
  △△瓜分中国有哪些方式?
  ①强租港口、划分“势力范围”、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什么要向帝国主义国家举借外债?
  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要争做中国债主?
  《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目空前巨大,清政府当时每年财政收入只有白银 8 000 万两,而赔款近此数字的三倍,必须在三年内付清。为了偿付大量赔款,清政府只有举借外债。这就给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向清政府提供有政治条件贷款的机会。甲午战后不到一年里,清政府共借外债3.7亿两白银。为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展开激烈的争夺。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借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中国的政治势力,中国的灾难日益严重。
  帝国主义列强争相贷款给清政府的原因
  第一,贷款增强了贷款国家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如1895年俄法贷款为俄国势力深入东北、法国势力深入西南开辟了道路。
  第二,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从经济上掠夺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四年间,清政府举办了7次对外借款,其中数额最大的三次是1895年的俄法借款,1896年的英德借款和1898年英德续借款,每次约为白银一亿两。这三次贷款都以海关收入为抵押。当时清政府海关年收入约2 000多万两白银,是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因此,控制海关就可以左右中国财政,保证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安全。同时,还可以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第三,通过贷款,进一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三次大贷款都明确规定,不准提前还清,说明帝国主义不但追求经济利益,而且追求政治特权。英德两次贷款中,都规定全部还清贷款前,中国海关管理制度不准改变。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