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上学期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6730字。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上学期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10.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2.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被破坏 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4.“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A.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B. 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 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5.“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6.“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苏联能够大量进口机器设备是由于
A.西方工业国放弃了敌对苏联的政策
B.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