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12月(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3小题,约7010字。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12月(第四次)考试
历 史 试 题
(内容:中国古代、近代史 时间:70分钟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60分)
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
2、战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农民失去氏族(贵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3、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4、《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设立刺史制
5、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 是指三权分立与制衡
B.汉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
D.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6、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技术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7、《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