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0字。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50年代外交环境的恶化和“一大片”的方针;70年代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50年代外交的背景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形势及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谈话法、提问法、归纳法、概括法加强师生交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力求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的讲述,培养学生看待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中美建交;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三、难点:中苏关系的恶化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的照片,教师朗诵:“周恩来站在舷梯脚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厚厚的大衣也掩盖不住他的瘦弱。我们下梯走到快一半时他开始鼓掌。我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的习惯鼓掌相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我被介绍给所有中国官员,然后站在周的左边,其时军乐队演奏两国国歌。在共产党中国心脏的刮风的跑道上,《星条旗歌》在我听来从来没有这么激动人心。”由学生思考尼克松这段回忆录描述的是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一、外交环境的恶化和“一大片”的方针
提问:建国初期,从1949年到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归纳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所处的外交环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曾经有过友好关系的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为什么也会恶化呢?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中苏关系,从友好结盟到恶化,变化如此之大,我们应当如何客观地评价中苏关系呢?面对着这样的外交环境,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向学生展示同期相关外交图片。
二、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从70年代开始,中国的外交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期间,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中美建交。结合相关图片,简单叙述中美建交的过程,然后布置课内“小型探究活动”程序。学生自主活动,进行讨论和发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