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10字。
第三单元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制作表格
分析图片
问题探究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问题探究
分析图片
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分析图片
问题探究
课堂讨论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把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使鲜卑的牧民转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如兴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权封建化进程。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密切、交流频繁,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建议教师通过探究问题、分析图片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这三方面的相互关系,把握本课的中心和线索,进而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过程,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一项力措,使学生体会到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加强了这堂课的思想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