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90字。
第三单元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卓有成效的新制 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租调制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 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 问题探究
材料分析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巧设计迁都洛阳 490年孝文帝亲政,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的原因 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情景教学
对比分析
雷厉风行
移风易俗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问题探究
教师点拨
综合分析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引言简单介绍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反对孝文帝改革,于496年接踵发动了两次叛乱,都被孝文帝严厉镇压的史实。旨在通过史事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究,并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大义灭亲,坚决改革精神的钦佩情感。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契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实施情景教学。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前期改革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后期改革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本课教材在整个课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孝文帝改革每一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和作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场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一目是“卓有成效的新制”
教材首先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是孝文帝改革前期的重点内容,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