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22字。第10课 欧洲宗教改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基督教及其分裂;天主教在社会各方面的地位;宗教异端的概念和形成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了西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通过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社会背景的分析,理解其必要性;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冲击和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影响巨大;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
2.能力目标: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规律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分析比较马丁•路德思想同天主教会说教的不同;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马丁•路德大无畏、勇为天下者先的战斗精神和品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秀品质;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二、教学重点: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和实质;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和实质;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各地宗教“异端”运动不断,天主教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场旨在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
(二)讲授新课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发展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发展过程: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天主教进入全盛的主要原因有: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加之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天主教进入全盛的主要表现: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教会通过地产的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搜刮钱财。建议学习时列举以下几个数字进一步说明其疯狂的掠夺: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德国钱币名称),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俗界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