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60字。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学案
【课 时】第21课时
【复习内容】世界现代史(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①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②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了解苏联解体;
④了解印度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⑤知道中东战争,并了解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⑥知道科索沃战争;
⑦了解杜鲁门主义的史实;
⑧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理解层次:
通过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史实,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考点导学】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2)时间: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
(3)主要内容: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在经济上,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对工业也施行改革。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4)结果和影响
A、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在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戈尔巴乔夫改革
(1)目的:针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停滞局面。
(2)内容: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取得成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3、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国家权力分散,分裂趋势加强。1991年8月苏联准备公布新联盟条约,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八一九事件),遭到失败。政变未遂事件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和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 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2)苏联解体的原因
A、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和政策错误(也是根本原因);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C、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了严重后果。
(3)启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