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精品课件ppt1(42份)
- 资源简介:
2019版A版 精品课件——课标版历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docx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pptx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秦汉.docx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秦汉.pptx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docx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pptx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docx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pptx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docx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pptx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docx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pptx
│├─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docx
││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pptx
│├─第九单元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docx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pptx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docx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十七单元
││第十七单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docx
││第十七单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pptx
│├─第十八单元
││第十八单元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docx
││第十八单元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pptx
│└─第十六单元
│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docx
│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pptx
├─第七部分 选考内容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十一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第二十一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x
│├─第二十单元
││第二十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
││第二十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x
│├─第十九单元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x
│└─解题方法、学科素养
│解题方法、学科素养.docx
│解题方法、学科素养.pptx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一单元
││第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docx
││第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pptx
│├─第十单元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ocx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pptx
│└─第十二单元
│第十二单元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docx
│第十二单元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pptx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十三单元
││第十三单元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docx
││第十三单元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pptx
│├─第十四单元
││第十四单元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docx
││第十四单元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pptx
│└─第十五单元
│第十五单元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docx
│第十五单元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pptx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十五单元
│第十五单元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docx
│第十五单元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pptx
└─第十四单元
第十四单元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docx
第十四单元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pptx
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背景;经过;意义 2017海南单科,10
2016北京文综,17
2015北京文综,16
2015海南单科,15
2015广东文综,38(3)
2013课标Ⅰ,29
民国时期民族
工业的发展与
社会变迁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2)中山装、旗袍;“断发易服”;报刊 2017江苏单科,7
2016江苏单科,10
2015江苏单科,8
2015四川文综,6
2014安徽文综,15
三民主义与
新文化运动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新文化运动 (1)三民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2)民主和科学 2017课标Ⅱ,29
2017北京文综,37(3)
2016浙江文综,18
2016海南单科,18
2015上海单科,24
2015海南单科,16
分析解读 辛亥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使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的转变,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的春天,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文化层次。
命题规律:(1)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大量出现,属于高考热点章节。(2)从内容看,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文化运动等均是高考热点。(3)从考查角度看,对辛亥革命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其影响方面,且新的视点不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考查则侧重考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既包括促进其发展的因素,也包括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对新文化运动多以综合性考查为主,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考查较少,属于“冷点”知识。(4)从难易度看,本单元综合性考查特别多,难度和跨度都较大。
备考建议:本阶段最重要的事件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则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复习时,建议以辛亥革命为主线,把本单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内容串联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 辛亥革命
1.(2017海南单科,10,2分)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 C
2.(2016北京文综,17,4分)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图1 图2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3.(2015北京文综,16,4分)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新民主主义
革命历程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新民主主义革命
(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国共十年对峙
(3)抗日战争
(4)解放战争 2017课标Ⅰ,30
2017课标Ⅱ,30
2017课标Ⅲ,30
2017天津文综,8
2017北京文综,16
2016课标Ⅰ,30
2016课标Ⅱ,29
2015课标Ⅰ,30
2015课标Ⅱ,30
民族工业的
高峰与衰落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前期
(2)抗战时期
(3)解放战争时期 2017课标Ⅲ,29
2017江苏单科,11
2016课标Ⅱ,30
2016课标Ⅲ,30
2015福建文综,24
马克思主义的
传入与毛泽东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主义传入
(2)新三民主义
(3)毛泽东思想 2014广东文综,17
2013天津文综,8
分析解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和新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命题规律:(1)从题型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大量出现。(2)从内容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其考查主要和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考查一些重大事件;抗日战争是本单元考查内容最多的部分,涉及抗战的方方面面,注意一些新的考查视角,如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新看法、民众的反映、国际社会的评价等。对经济部分考查较少。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则多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的角度入手。
备考建议:(1)鉴于本单元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把握,要全面撒网。(2)注意综合分析问题,如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先后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都对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高考比较注重对三者革命性的考查,要求学生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3)注意学会分析比较问题,如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比较、近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等。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1.(2017课标Ⅱ,30,4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答案 D
2.(2017课标Ⅲ,30,4分)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 B
3.(2017天津文综,8,4分)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4.(2017北京文综,16,4分)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两次鸦片战争与
太平天国运动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2017天津文综,5
2017江苏单科,6
2016江苏单科,6
2015安徽文综,15
2015江苏单科,6
2015天津文综,13(1)(2)
近代中国社会
经济结构的变动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装;铁路;水运;报刊 2017课标Ⅰ,28
2017课标Ⅱ,28
2016课标Ⅰ,28
2016课标Ⅰ,29
2016江苏单科,7
2016天津文综,14(2)
2015课标Ⅰ,28
2015课标Ⅱ,28
2015山东文综,15
新思想的萌发、
实践与发展 (1)西学东渐
(2)中体西用
(3)早期维新思想 (1)林则徐、魏源
(2)中体西用
(3)早期维新思想 2017天津文综,4
2015海南单科,13
2015四川文综,4
2015山东文综,16
2015江苏单科,7
分析解读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古老的中国发生巨大变化,开始向近代社会缓慢转型。
就命题规律而言,有以下特点:(1)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2)从内容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等均是高考重点。(3)从形式看,多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加以考查。(4)从难易度看,政治部分相对简单,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等经济部分难度相对较大。
从备考的角度,有如下建议:(1)用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从新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2)注意归纳单元特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1.(2017天津文综,5,4分)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 C
2.(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答案 D
3.(2016江苏单科,6,3分)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4.(2015安徽文综,15,4分)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B
5.(2015江苏单科,6,3分)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 D
6.(2014江苏单科,5,3分)下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