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试卷(3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14 6:33: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岳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练习(34份,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0课 梨园春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4课 理性之光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1课 孔子与老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0课 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8课 笔墨丹青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9课 诗歌与小说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二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六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四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夯实
  1.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的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解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针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故B项正确。
  答案B
  2.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民心的重要性
  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知孔子强调统治者应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召人才,从而巩固统治。
  答案A
  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理论首倡者约瑟夫•奈曾评论说:“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下列说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B.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
  C.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和谐世界
  D.是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有效冲击和抵制
  解析儒家文明走向世界不仅体现了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普遍性,也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复兴和融入世界;儒家文明是一种和谐文化,不存在对西方文明的抵制问题,故D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4.“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 (导学号52400028)
  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
  解析关键信息:“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上善若水”体现了顺其自然等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分别是儒家、墨家和法家的著作,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B
  5.“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这一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解析材料的含义是“有为”即为“伪”,其主张是无为为上,应无为而治。与之相符合的观点是道家学派的“无为而治”,故选B项。
  答案B
  6.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曾在一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建议:遵循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的教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并以此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老子这一思想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无为而治,知足不争
  B.克己复礼,主张正名
  C.小国寡民,结绳而用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解析从“知足”分析,老子认为动荡混乱之源在于人为与物欲,主张“无为而治”。
  答案A
  能力提升
  7.下列是几位参观孔庙的游客在孔子像前回顾孔子学说言论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52400029)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二者有一即可
  B.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他不爱财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收学生冉雍就是明证
  D.孔子的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辅之,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故B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化。故选C项。
  答案C
  8.1987年,美国时任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主张,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以下是西方某报刊对于老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
  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C.矛盾的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解析老子的思想主要包含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辩证法思想以及其政治上基础夯实
  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解析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九家之术蜂出并作”表明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社会文化背景正是礼崩乐坏,思想多元,故A项正确。
  答案A
  2.洪武五年(1372)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他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朱元璋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  ) (导学号52400030)
  A.克己复礼 B.民为贵,君为轻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解析“克己复礼”为孔子的主张,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A项错误;“民为贵,君为轻”为孟子的主张,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C项错误;“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强调统治者不妄为,以“无事取天下”,D项错误。
  答案B
  3.“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下列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
  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
  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
  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荀子提倡专心学习和反思,故A项正确。B项为法家思想,排除。荀子主张性恶论,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排除D项。
  答案A
  4.《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墨者必须服从“钜子”(墨家领袖)的领导,他们纪律严明,根据“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说明墨家思想(  )
  A.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解析关键信息是:“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必须服从”。由此可知,它讲求秩序,力求稳定。故选择C项。
  答案C
  5.《庄子•天下篇》记载:“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这段话描写的应该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材料信息“泛爱兼利而非斗”符合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故C项正确。
  答案C
  6.“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关键信息:“故立君”。题干材料主张加强君权,这是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儒家主张德、礼,墨家主张“非攻”,道家主张“无为”,故A、B、C三项排除。
  答案D
  能力提升
  7.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 (导学号52400031)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
  解析“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契合儒家“入世”的思想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和“逍遥”的生活态度,故A项正确。
  答案A
  8.“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
  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C.出现了“诸子百家”
  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解析“百家争鸣”中,各派别的思想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基础夯实
  1.汉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C.道学理论的发展完善
  D.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解析汉初经济困难,需要恢复经济,所以汉高祖刘邦奉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黄老之学。到了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但面临着王国问题的威胁,所以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变化是出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答案B
  2.“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思想始于(  ) (导学号52400032)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战国时期的兵家思想
  解析题干中“天人所同有”体现了“天人合一”学说;“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反映了“天人感应”学说,这种思想源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3.《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  )
  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
  解析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难于他,因此英明的统治者应该“与天同”,顺应天意。故选D项。
  答案D
  4.《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董仲舒强调德和刑如天之阴阳两面,缺一不可,即主张以刑辅德。故选D项。
  答案D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黄老之学、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析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吸取了黄老之学和阴阳家的学说。
  答案C
  6.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这可能与下列哪一思想主张有关(  )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
  C.天人合一
  D.三纲五常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这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相关。故选择A项。
  答案A
  能力提升
  7.(2016全国乙)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导学号52400033)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时代特征。本题应从《尚书》和《论语》两部书的特点切入思考。《尚书》中“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记载了包括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汉代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从材料看,《尚书》等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就已存在,A项错误;汉代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有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
  答案C
  8.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是指(  )
  A.“独尊儒术”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盘吸收
  解析“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源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的新儒学也吸取了法家思想的内容,所以说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答案A
  9.阅读下列材料: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