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250字。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11题
1.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先天弊病”是指
A.贵族执政 B.层级严密 C.尊卑有秩 D.代远情疏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对分封者的离心势必也越强,成为分封者的威胁,这是宗法分封的先天弊病,故D正确,贵族执政、层级严密、尊卑有秩都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A、B、C。
2.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没有强调尚书省地位下降,排除A;“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反映不出刺史权力膨胀,排除B;唐朝中后期,藩镇势力膨胀,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藩镇的长官是节度使,“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而不是向尚书省汇报,反映藩镇削弱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分权策略”,唐朝藩镇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
3.万历《旌德县志》风俗志云:“成宏以前,人心甚古,乡里之老有垂白不识县官,嘉靖以后,渐变渐靡,舍本而务末,于是百工技艺之人,商贩行游之徒,皆衣食于外郡,逐利于绝徼,亦其势使然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商业贸易环境渐宽 B.区域商贩无利可图 C.政府准许舍本逐末 D.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据材料“成宏以前,人心甚古”“嘉靖以后,渐变渐靡,舍本而务末,于是百工技艺之人,商贩行游之徒,皆衣食于外郡”可知从事商业贸易的人增多,“环境渐宽”,故A正确;“无利可图”在材料中没有显示,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政府准许舍本逐末”,排除C;“私营手工业占主导”与题干无关,排除D。
4.下图反映的是辩论中的苏格拉底和战国时的稷下学宫。这种思想活跃的局面,其共同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主制度的保障 D.社会变革的推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地理环境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制度的保障”都是苏格拉底思想产生的原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