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章末综合测评试题(8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4 14:59: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8份。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2016•衡阳高二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许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是如何破除贵族的寡头专政的?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采取了什么措施?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9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梭伦改革中对贵族打击方面的内容来回答;第二小问,首先明确“他们”指平民,根据材料一信息“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措施”是指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赋予平民选举权。第(2)问,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从梭伦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概括。
  【答案】 (1)破除: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特点及表现: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中庸性——调解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
  章末综合测评(三)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3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6分)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风俗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古今中外社会的改革也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鲜卑人乐俑。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沿用礼乐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
  章末综合测评(五、六章)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异同点。(12分)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3分)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其异同即可。第(2)问,“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据此作答即可。
  【答案】 (1)同:都反对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统治;都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经过教会;都主张简化教仪。
  异:加尔文认为人可以“因行称义”(通过坚持圣洁的生活和行为得到救赎);路德认为人应该“因信称义”(通过信仰得到救赎)。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