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阶段综合测评试题(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份。
阶段综合测评(一) (第一、二单元)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即指春秋战国时期,符合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特征的是A项。B项是秦代的特征;C项指西汉武帝时期;“崇儒尚佛”始于东汉佛教传入以后,排除D项。
【答案】 A
2.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
(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儒家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儒家领导诸家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解析】 由题干中表格信息儒家“支派”占有103,“篇数”是3 123,说明汉代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表格中可以体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尚存在,故B项错误;儒家从未领导过诸家,故C项错误;科举制度出现于隋朝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A
3.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解析】 “致良知”属于王阳明的主张,而示意图空白处属于程朱理学,故A项错误;读示意图,“反省内心”为陆王心学探求理的方法,所以空白处应为程朱理学探求理的方法,“存天理,灭人欲”不属于求理的方法,故B项错误;“三纲五常”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故D项正确。
【答案】 D
4.将“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肆交作”等现实问题归因为“良知之学不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顾炎武
【解析】 根据材料“良知之学不明”可以判断是心学观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故C项正确;孔子是早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是理学代表人物,
……
阶段综合测评 (三) (第五、六单元)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64年”,A项是1964年,B项是改革开放后,C项是2003年,D项是1970年。
【答案】 A
2.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导学号:00910159】
A.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解析】 与“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中国人进入太空”符合的是B、D两项,“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只能选D项。“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解析】 D
3.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解析】 从题干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信息可知毛泽东主张学术方面“百家争鸣”,故A项正确;B项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主张,而题干属于学术上的争鸣,排除;C、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答案】 A
4.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革”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提示的本质问题是( )
A.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
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
C.“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