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7 22:55: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道小题,约11970字。

  玉溪一中高三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
  注意:①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 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②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及2B铅笔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填涂在相应位置。
  第  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上述史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礼乐制度           B.宗法制            C.分封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了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3.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导致了地方割据                           B.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C.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4.《南京条约》签署后,时任江苏布政使李星浣看到条约后评论:“闽江南钞寄合同,夸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蹉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由此可见
  A.清朝部分官员尚未正确认识战争失败的原因       B.清朝部分官员已经形成现代国家主权意识
  C.清朝部分官员仍以传统观念看待中英关系         D.清朝部分官员充分认识到中英签约的危害
  5.《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旰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因为《资政新篇》
  A.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B.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C.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要求                  D.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6.1860年至1862年,江浙一带的地主、富商及官僚纷纷涌向上海租界,上海租界人口由1860年的30万增加到1862年的50万。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租界房租、地价开始上升,房租收益可获30%~40%的利润。一些老牌贩卖鸦片的洋行,也兼营房地产。此现象
  A. 是政治事件带来的连锁反映                   B.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C.说明租界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场所             D.意味着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7.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
  A.美国的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中国的辛亥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               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9.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论美国国庆日》,称美国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壁”,“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势力”。这表明
  A.中共向往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B.民主体制促成了中美两国结盟
  C.民主成为反法西斯联盟的旗帜                D.中共借此表达民主建国的诉求
  10.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 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
  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 。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此事件表明当时
  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
  C.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                  D.中国已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