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7570字。
2016-2017学年度准旗世纪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秦始皇在划定郡界时,采用“犬牙相入”的原则,不完全根据自然地理区划,西汉初年在划分平原地区的郡之间或是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时,也采用了“犬牙相制”的原则,使各个政区的辖境相互交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各地的交流B.防范地方割据
C.推动各地均衡发展D.强化地方权力
2.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
A.宰相权力的扩大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3.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4.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5.《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 )
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
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