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南郑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27道题,约6440个字。
南郑中学2017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8分)
1、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2、《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说法()
A.遵循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精神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3、“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 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 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 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D. 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4、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B.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
C.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D.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
5、“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6、“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7、《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B.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8、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B.太平天国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结果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