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9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28道题,约6440个字。
山西大学附中
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9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80分钟考查范围:以中国史为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B.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2.秦朝三公九卿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的家国体制,它调和了战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雏形。这反映出三公九卿制度
A.构建了完全意义上的国家机构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官僚制度
C.体现了若干权力分化制衡因素D.代表着皇权政治的真正崛起
3.秦代始创传国玉玺。东汉学者蔡邕说:“玺者,印也。印者,信也。”东晋皇帝南渡时,几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这反映出
A.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B.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
C.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D.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
4.汉武帝时朝廷政治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开始了“中朝预政”,即用侍从之臣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种做法
A.有利于中央破格选拔人才B.导致了少数朝臣权力过大
C.加强了皇权对国家的控制D.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之争
5.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C.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6.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7.“洪武初议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这说明明初政府
A.垄断重要商品的经营B.加征民营商业的税额
C.规范海外贸易的程序D.限制地域商帮的发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