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全国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一)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5题,约8800字,含有答案解析。
2016届全国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一)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百校联盟》浙江省2016届高考最后一卷一模)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封邦建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周王朝与地方间的行政关系 B.体现了周王与贵族之间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贵族奴隶主与奴隶间的关系 D.体现了中央与地方间垂直管理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封邦建国”指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周王通过分封建立诸侯国,形成了中央王朝与地方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故选A项。等级关系是通过分封制和维护分封制的宗法制共同体现的,B项错误;受封诸侯也是贵族奴隶主,并非周王的奴隶,C项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体现出中央与地方间垂直管理的特点,D项错误。
2. (《百校联盟》浙江省2016届高考最后一卷五模)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强调
A.人的平等 B.社会的等级秩序 C.道德的重要性 D.人的尊严和价值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人的平等是苏格拉底等古希腊思想家追求的目标,而孔子主张“仁”、“礼”,强调伦理道德,即强调人必须遵循社会的等级秩序,因而B项正确,A项错误;两位思想家均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与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C、D两项错误。
3.(2016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12月第二次联考)《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条款标志着
A.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整B.华夷观念已经改变
C.中国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D.中外关系趋于平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传统外交强调华夷之辩的夷夏外交,在外交文书上有所体现。现在“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甲国外交的近代化,表明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故选C。
4.(2016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