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二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28道题,约7220个字。
2017届高二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清圣祖在他的“圣谕十六条”里特别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秩序,以及仁慈、服从、俭约、辛勤工作的美德。康熙又挑选一群满汉大学士,与之精研四书五经。皇帝研读儒家经典、勤练书法的消息被“走漏”给群臣知悉后,群臣盛赞他是“圣君”。该现象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清圣祖对儒家思想的尊崇
B.传统儒家文化强大的同化功能
C.清朝缓和民族矛盾,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实行文化专制以加强君主权力
2.不同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都会有自己的“梦”;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也有着不同的“中国梦”。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3.“自唐后,中国分裂时间越来越短,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B.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C.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D.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4.“天使和魔鬼”是民族主义扮演的两个角色。在下列事件中,民族主义起促进历史进步作用的是()
①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民族社会主义”
②1897年德意志帝国首相提出的“我们不想让任何人站在阴影里,但我们也渴望阳光下的地盘”
③一战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的民族自决
④1905年同盟会倡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合理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B.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C.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18世纪70年代和19世纪70年代产生了两部共和宪法,由于国情不同,在具体制度上也有所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A.是否采用权力制衡体制 B.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C.参众两院是否选举产生 D.是否实行责任内阁制
7.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西周 B.清代 C.秦朝 D.元朝
8.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统治者重视世俗文化的的教化作用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9.史书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雅典青年,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他们的誓词中有:“我将永远服从那些合理地进行统治的官员,服从现行法律和将在未来被制定出来的合理法规。”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古代雅典()
A.对公民义务的强制性有违当时的民主原则
B.民主政治的范围狭窄
C.对外扩张战争频繁
D.国家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