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二中、闽清高级中学、永泰二中、连江侨中、长乐二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学科半期考联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1道小题,约7150字。
闽侯二中、闽清高级中学、永泰二中、连江侨中、长乐二中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学科半期考联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卷内(本大题有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材料所述制度表明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
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2、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晋 王室子弟 今山西 齐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卫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鲁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燕 王室子弟 今北京一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3、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袭制
5、唐德宗时,分全国为十道,每道设一监察使,派往各地区巡视观察。监察使本是中央官,但后来常停住地方,逐渐演变成了地方长官的最高一级。这样,唐代地方行政机构逐渐由州、县二级制变成道、州、县三级制。下列机构演变历程与此最为类似的是
A.战国的郡 B.秦朝的道 C.汉代的州 D.元代的行省
6、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7、《枢垣记略》卷十四中指出:“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办理军政要务 B.保守国家机密 C.负责公文缮写 D.参与大政决策
8、“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有利于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9、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 D. 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10、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11、《孟子•告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官)在位,则有让(责罚)。”这说明
A.中央集权已经确立 B.周王权威至高无上
C.奖赏诸侯以地为据 D.考察监督维护分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