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道小题,约7300字。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三历史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2.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商品经济发展,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收入重要来源
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C.西学东渐,民主思想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3.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D.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4.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A.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
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5.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B.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
C.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D.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6.“克理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A.设立了四百人议事会 B.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
C.确立了“贝壳放逐法”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7.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
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8.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
A.英王只是国家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根据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保持中立立场
D.即便独立,女王仍然是苏格兰的国家元首
9.“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下列史料能够证明该观点的是
A.雅典的迅速崛起和强大震动了北方的马其顿,被马其顿所灭
B.德国统一后,取代法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引发了一战
C.英国为打败强大的贸易劲敌,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夺取海上霸主地位
D.日本崛起后,想挑战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建立起来的秩序,发动了侵华战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