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十中2015-2016学年度12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道小题,约5940字。
临川十中2015-2016学年度12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这些体现了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4.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荀子 B.墨子 C.老子 D.孟子
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其代表的社会阶层
A.要求回归“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政权选拔人才
6.韩非子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 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
C.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 D.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7.“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8. 某篇论文中指出:“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包容和会通,在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材料中的这位古代思想家应该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王阳明
9.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10.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11.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主张,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关的思想理论,逐渐融合。“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一观点说的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