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0小题,约9780字。
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
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
2.“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
寓意如图1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中国原始农业起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本图1
3.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能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
4.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申明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