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江西省新余一中、吉安县中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7070字。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新余一中、吉安县中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 宋青勇 审题人:吴样平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C )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2 .景德镇已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汉口镇,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大埠。据此分析下列关于市镇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这些市镇经济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
B.市镇贸易中出现市场专业化趋向
C.时空限制的突破是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兴起
3.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说明( D )
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4.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D )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5.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D)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6.“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C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7.元朝人程钜夫在《论行省》中写道:“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在程钜夫看来( A )
A.行省权力过重,弊端丛生 B.行省与割据势力无异
C.政府不必在地方普遍设置行省 D.行省没有起到加强对地方统治的作用
8.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重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D )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9、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C )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愿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