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一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道小题,约13580字。
绍兴一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
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
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D.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
2.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3.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
4.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
职业 自耕农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6.“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
A.大一统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 D.无为而治思想
7.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8.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9.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表明宋朝商业环境宽松的直接原因是( )
A.传统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B.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收入
C.有识之士倡导“工商皆本”
D.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带动
10.“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以下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
①结束封建政体,统一国家产生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③打破了宗法束缚,给各阶层民众提供发展契机
④三公制度确立,权力制衡机制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台湾义军发表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檄文发布的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12.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战役名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5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