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期中联考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6290字。
一、选择题(每选对一题得2分,满分50分)
1、“文物”一词开始见于《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豋降有数,文物以记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不敢易纪律。”该古籍中所说的文物是指( )
A.人类具体活动的物质遗存 B.具体的礼乐典章制度
C.传递文化思想的文化载体 D.以甲骨、青铜器为主的古代器物
2、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 )
A.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明朝设置内阁制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3、像中晚唐那样大规模、大范围任用差遣使,如劝农使、盐池使、铸钱使、两税使、出纳使、筑城使、户部使等,是此前历史所未具有的。下列对中晚唐差遣使设立的目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限制原有地方官员职权的行使 B.减轻地方行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
C.防范官僚体制中管理上的漏洞 D.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有效掌控
4、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举措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闭关锁国 B.官营专卖 C.市坊制度 D. 朝贡贸易
5、儒家“尊王” 、“忠君” 及“三纲” 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B.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性本善”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明道德”
6、《史记•货殖列传》说:“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 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7、《晋书食货志》云:“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出现这钟现象的原因是( )
A.货币流通领域混乱 B.金属货币职能萎缩
C. 战乱导致经济衰落 D.政府鼓励农业生产
8、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