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首发】江苏省淮安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历史信息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小题,约7940字。
淮安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信息卷
历 史 试 题 2014.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B.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2.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载:“进士科自唐高宗以后,越来越受应试者的垂青,应试人多,考中极少。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明经科以熟读经书为主,考试较进士科为易,录取也不似进士科严格,因而在当时也有很多报考者……其余诸科多不受人重视,往往无人报考,以至时开时停。”材料反映当时科举考试
A.竞争激烈,入仕唯一途径 B.科类众多,发展不均
C.运作正常,社会影响广泛 D.内容僵化,扼杀人才
3.利玛窦《中国札记》载:“(明朝)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上述材料符合史实的是
A.皇权和相权间相互制衡 B.君主权力受到大臣的限制
C.阁臣议政减少决策失误 D.内阁通过票拟掌握行政权
4. 乾隆《嘉定县志》称:“男耕得食,女织得衣,普天所同。而嘉邑之男以棉花为生,嘉邑之女以棉布为务。植棉以始之,成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以资食用。”材料主要反映清朝嘉定地区
A.市镇经济空前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行业区域分工明显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A.建设的延续性 B.创新的曲折性 C.存在的合理性 D. 产生的必要性
6.1840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商品经济已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B.清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晚清市镇经济的高度繁荣
7.某次战争后,有人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