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四校2013-2014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他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4/28 11:46: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小题,约8550字。

  2013—2014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A.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    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
  3.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分封制崩溃,各家各派提出各自主张,百家争鸣
  C.孟子等儒生得不到重用,消极遁世
  D.从现实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权谋之徒,摒弃儒家学说
  4.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 “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
  5.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6.清代学者陶煦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B、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C、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    D、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7.一位学者说:“明初虽然出现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样不朽的小说,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流行。一直要到弘治、正德以后,这两本长篇小说才得到迅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