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550字,部分答案扫描。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下面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C.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D.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2.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D.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3.文景时代,天下安定,“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有人解释说,仓氏、庾氏这样的姓氏,就是因为其家族 世代担任主管仓库的官员的缘故。以上材料表明
A. 汉代开始采取察举制
B.汉代选官仍然完全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C.秦汉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D.汉初可能依然存在世官制
4. 清朝和珅在乾隆五十六年同时担任了13个职务,如首席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九门提督等,然而嘉庆年间,当和珅被问罪的时候,他的罪名却与其掌握的权力无多大的关系,如“娶出宫女子为妻,其大罪四”。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和珅谨小慎微,工作毫无失误
B.和珅出生贫寒,对官员礼数不够精通
C.和珅所掌握的职权有名无实,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D.和珅位高权重,锋芒毕露,专权乱政
5.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废中书省,置“四辅官”。《通纪》载:“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耆儒王本、杜佑、袭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位列都督之次。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人各司之。”这表明
A.朱元璋重视基层制度建设 B.机构改革为加强皇权服务
C.洪武年间官僚机构臃肿 D.“四辅官”是重要决策机关
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实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7.《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一文中说:“当时美国、苏联等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日本右翼文人这一言论主要阐述了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国际原因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经济原因
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经济原因
D.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经济原因
8.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