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一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4650字。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6页。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主张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
2.“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4.《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A.注重农时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5.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老
6. 清代学者陶熙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以上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B.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清政府的“重本抑末”政策有关
7.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8.某小组在对古代中国一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条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
A.打破了长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开始采取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皇权
C.以内阁制为载体的代议制形成 D.儒学思想已逐渐趋于僵化
9.右边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