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历史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62小题,约10400字。
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历史月考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2分,11-60小题每题1分,共70分)
1.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以“两面三刀”来概括法家思想的特点,“两面”指的是赏,罚,“三刀”指的是
A.法、智、信 B.仁、义、礼
C.法、术、势 D.法、智、权
2.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 秦灭六国后,奏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4.“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民也。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春秋繁露》)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不包括
A.君权来自于神权 B.以神权限制君权
C.民众可反抗暴政 D.君主必须以民为本
5.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
6.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7.《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
9.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人名)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及)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材料表明
A.战国争霸冲击宗法制 B.智果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C.智宣子主张立君以仁 D.统治者极力维护分封制
10.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