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400字。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材料体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有()
①人民主权②分权制衡③轮番而治④直接民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3.图4是一位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集的图片。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哪次战争对中国的影
响()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
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B.“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D.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5.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6.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巩固的抗日联盟 B.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C.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D.以退让求合作
8.“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9.“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观是()
A.整体史观和唯物史观B.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
C.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D.现代史观和唯物史观
10.“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
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材料中记
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
A.汉朝B.唐朝C.北宋D.明朝
11.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材
料反映了()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②区域分工明确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